“飞狐”无人机在空中“翱翔”两圈后,渐渐降低高度,重量不到20公斤的飞机,降落时速竟高达70公里,它不断调整飞行方向和俯冲下滑角度,主起落架触地后,机身下的挂钩立刻被第二道阻拦索钩住,成功地在“航空母舰”甲板上降落。
不过这只是一场比赛。前不久在京举办的“中航工业杯——国际无人飞行器创新大奖赛”上,民营企业南京天一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的“飞狐”无人机,摘得了50万元的竞技大奖。
无人机行业在军用领域积累到丰富的经验后,目前已经逐步进入民用领域,而一些民营企业也看好无人机行业的商业前景,进军无人机民用市场,无人机的发展或将迎来一个“黄金时代”。
■下降时速达70公里
昨天,在南京天一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,记者见到了“飞狐”号。这架无人机采用海军蓝色,双尾撑倒V尾布局,机翼身后部镂空,螺旋桨置于机身后方部,机身前下方伸出一根挂钩,看上去像一个放大了的玩具模型。
“可不能小看它,摄影装备、飞行控制与组合导航系统、无线电遥测遥控地面站等,一应俱全,这套无人机系统总共造价在20万左右。”
研发团队的负责人,南京天一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总经理鲁京介绍,大赛中,主要比拼的是对无人机的控制,看其能否在按1:4缩小(瓦良格号)的模型航母上钩住阻拦索,定点降落。
比赛中,“飞狐”号按照大赛规则,在40米的距离内完成起飞,飞行时速保持在90-100公里/小时,完成了各种规定动作包括低空10米通场后,开始进入降落程序。
“整个过程最难的就是降落。如果降落早了,可能撞到‘甲板’,降落晚了,就可能飞出‘航母’,掉‘海’里了。”鲁京说,根据大赛规则,有效降落区长约1630米,每隔4米设置一道阻拦索,钩住第二道索得分最高,第三、第四、第一道的分数依次降低。
“不少参赛队认为,要钩住阻拦索,无人机降落的速度越慢越好,实际上,速度太慢了反而不好控制。”鲁京介绍,降落时,“飞狐”号的时速高达70公里,挂钩却毫无误差地钩住了第二道阻拦索,飞机稳稳地停在了甲板上,获得了本次国际大奖赛的最高分。
■看中无人机“黄金商机”
“飞狐”号摘得50万元的竞技大奖成了大赛上的“明星”,南京天一无人飞行器有限公司引起了业界的关注。这是一家今年6月刚刚成立的民营高科技公司,加上公司总经理鲁京,研发团队总共有8人,大都是硕士研究生以上的学历。
鲁京非常看好无人机市场的前景。他说,无人机的使用成本相对较低、无人员伤亡风险、生存能力强、机动性能好、使用方便,除军事用途外,无人机在航空影像拍照、地理质测绘量、高压输电线路巡视、油气田管路检查、高速公路管理、森林防火巡查、地质毒气勘察、海上缉私毒和应急救援、气象、农业救护等民用领域应用前景极为广阔。
“高科技带来高利润,再加上中国开放低空空域的强烈呼声,未来中国无人机需求一定十分旺盛,看好这一发展契机,我们选择介入。”鲁京说。
“就低端产品而言,一套无人机系统的生产成本也就几十万元,加上厂房、试验地等,一千万的投资肯定可以做起来。”鲁京告诉记者,自从“飞狐”号得了大奖,已经陆续有意向性客户前来谈合作,例如国土部门的测绘、高新开发区的航拍等。
“毫无疑问,民用无人机是朝阳产业,民营企业、民营资本的介入,对这个朝阳产业的扶持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。”业内人士指出,目前中国无人机行业的现状是,尽管号称有170多家企业,但真正能够严格按照研制程序开发无人机系统的并不多。
民营企业进入无人机行业,首先要有雄厚的技术支撑,其次和国企一旦拿到科研项目,就会有国家上千万上亿元的拨款不同的是,民营企业需要自掏腰包,资金问题也是民营企业需要克服的最大瓶颈,因此民营企业介入无人机市场,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,要谨慎,不要盲从。
相关:“飞狐一号”无人飞机南京试飞成功